《少有人走的路》 读书笔记

sddtc 于 2018-05-14 发布

最近一直在研读 少有人走的路, 越往后看越豁然开朗, 似乎越来越与自己的思想密切相关了, 分享和记录书中一些段落


倾听孩子讲话的时间本就有限, 许多父母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也不肯用心倾听. 他们可能认为, 假装倾听和有选择地倾听, 已经是真正的倾听了. 其实, 这是在自我欺骗. 目的是为了掩盖他们自己的懒惰. 真正的倾听, 不论时间多么短暂, 都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。


哲学家圣·奥古斯丁说过: “如果你兼有爱和付出两种禀赋, 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一切事情。”


邪恶的本质就是用谎言来维护病态的自我. 换句话说, 邪恶总是隐藏在谎言中。


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, 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, 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.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, 爱的最终目的, 是自我完善。


爱不是百依百顺, 不是坠入情网, 不是大包大揽, 爱一个人就要让他独立, 不管是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还是儿女, 如果你的行为阻碍了他们心智的成熟, 那就不是真正的爱。


在听某些著名人士演讲时, 我常想提一些问题, 一些急欲知道的问题, 并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–不管是公开说, 还是私下交流。 但我常常欲言又止, 因为我太害羞了, 害怕被拒绝, 担心被人看作傻瓜。

经过一些时间, 我终于问自己: “你这样害羞, 什么问题都不敢问, 这样会改善你的生活吗? 你本应该提问, 但害羞让退了回来。 你自己想一想, 害羞究竟是在帮助你, 还是在限制你?” 一旦我这样自问, 答案就一清二楚了, 它限制了我的发展。

我承认这会让人胆怯, 但这正是勇气之所在。 让我十分惊讶的是, 没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什么是勇气, 多数人认为勇气就是不害怕。 现在让我来告诉你: 不害怕不是勇气, 它是某种脑损伤; 勇气是尽管你感觉害怕, 但仍能迎难而上; 尽管你感觉痛苦, 但仍能直接面对。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, 你会发现战胜恐惧不仅使你变得强大, 而且还让你向成熟迈进了一大步。


治疗一个人痛苦的最好方法, 往往不是设法消除痛苦, 而是应该与他一起承受。 我们必须学会聆听和分担他人的痛苦, 这也是意识成长的全部内容。 随着意识的成长, 我们能更加看清他人的把戏和伎俩, 同时也能更深切地体会他们的沉重和悲哀。


人们个性不同, 却容易犯同样的错误, 他们相信自己知道如何思考和沟通。 事实上, 多数人根本不了解自己这样想和这样做的真正原因。 一旦深入追问, 就很容易发现, 他们对于真实的思考与沟通知之甚少。

从当心理医生的经验和平时的观察中, 我总结出缺乏完善思考的种种常见错误。 其中之一就是根本不去思考; 另一个错误是, 根据肤浅的逻辑、成见与标签妄自揣测; 还有一个问题是, 认为思考与沟通无须努力, 甚至认为思考是浪费时间。

像学习的能力主要依赖思考一样, 我们思考的能力也主要依赖学习。 人类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学习能力。


所有的精神失调都是思想失调。 有极端精神症状的人, 比如精神分裂症, 很明显是思想混乱的受害者, 他们的思想与现实距离非常遥远, 日常生活也很混乱。

大多数接受治疗的人不是患有神经官能症, 就是人格失调症。

一切心理疾病都源于混乱的思考, 而一切混乱和草率的思考都源于人们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趋向。 周密而完善的思考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, 只有不畏艰难、勇敢向前的人, 才能真正做到。

的确, 要有勇气才能与众不同。 如果我们选择独立思考, 就必须随时准备承受打击, 接受被认为古怪与愤世嫉俗的可能。 我们也许会被当成体制边缘的人, 代表着异类与反常, 而要想追求心智成熟, 就必须用于思考, 勤于思考。

当我们独立思考时, 我们必须担负起所有因果纠缠的压力。 这种独立总是与痛苦为伴, 所以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必须承受无止境的痛苦。


在对问题的认识上, 我们要综合看待、灵活处理, 虽然这需要我们去权衡、去抉择, 其过程会让我们痛苦, 但这是成长之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。 只有具备了这种平衡意识, 我们的情商才会提高、心智才会成熟。 反之, 刻板地处理问题, 一直停留在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上, 这就是一种幼稚的表现, 它只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停滞不前。

为了避免走入极端, 我们必须接受悖论。 我非常欣赏一位哲学教授针对学生提问做出的回答。学生问: “教授, 听说您相信所有真理的本质都是似是而非的, 是这样吗?” 教授答: “是, 也不是。” 综合考虑问题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定式。

综合考虑不仅对我们想问题是必要的, 对我们行动来说同样必要。 行动的全面性, 就是实践。 实践意味着将你的行动与你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。 甘地说过: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, 思想又有什么意义? 显然, 我们要把自己的行动与理念结合起来, 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。


是什么把人类同其它生物区分开来? 不是我们能抓住东西的拇指, 不是我们能发声的喉咙, 也不是我们巨大的脑容量, 而是我们极端缺乏动物的本性, 我们没有太多预先设置并遗传下来的行为模式。 比起人类来, 这些因素赋予了其他生物更多的固定不变的本性。